國際基甸會成立簡史


國際基甸會的開始

國際基甸會的開始,要從一個兒子對他愛主母親的一份承諾說起。

    1872年,居住在威斯康辛州簡斯維爾(Janesville Wisconsin)十三歲的約翰.尼可森(John H. Nicholson),在敬虔父母的帶領下歸向基督,六年後,在母親臨終的病榻前,他承諾母親一生的年日要天天讀經、禱告。 他不但許下承諾,也履行承諾!

    將近20年後,1898年9月14日,已經成為一名旅行商人的約翰,來到了威斯康辛州的伯斯柯貝爾(Boscobel Wisconsin),原本打算入住中央大飯店(Central Hotel)的他,因著與旅館人員的熟識,被告知當晚全數客滿,只有19好房這間雙床的房間還有一張床空著,並且告訴他另一張床的客人撒母耳 .希爾先生(Samuel S. E. Hill)正坐在大廳裡, 在那個空氣中充滿濃濃菸味、地上躺著酒醉旅客、一旁還有兩桌賭局正在進行的大廳裡,正在整理當天業務報表的希爾先生,他那溫文爾雅與修飾乾淨整齊的外觀顯得格外顯眼,約翰與他打招呼並取得同意與他同住一房,隨後他就先進了房間。

    梳洗完畢換上睡衣之後,約翰照例拿起聖經開始展讀,那天他讀的是約翰福音十五章,此時希爾先生也回到房間,並且很迅速完成就寢準備,躺在床上。顧慮到自己可能打擾到對方,約翰很禮貌地向著希爾先生說:「希爾先生,我答應我過世了的母親,天天要讀經禱告,如果會打擾你請多包涵,我很快就會結束。」接下來的畫面是約翰很喜歡回憶的,他總是說道:「我永遠忘不了希爾先生從床上跳起來,並且說道:『快,唸給我聽,我也是基督徒!』那時臉上的表情。」

    當他們讀到了約翰福音15:16「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就賜給你們。」兩個人開始一起禱告,然後他們「好像中學女生般地」彼此分享到深夜兩點鐘。那晚,他們講論著身為基督徒旅行商人,在生活中常見的試探,以及如同這個晚上他們所經歷到的一般,有肢體彼此扶持、提醒、禱告、團契的需要。

    此時,國際基甸會的雛形已然形成在兩人心中了。

召開第一次會議

    他們在1899年5月31日在相會於威斯康辛州海獺壩市,同意聯合基督徒旅行商人,以互相認識、個人傳道及一同服事主為目的,而決定於同年七月一日在簡斯維爾基督教青年會(Y.M.C.A)召開成立大會。

    結果,只有約翰‧H‧尼克森、撒母耳‧E‧希耳、及威耳‧J‧奈茲(Will J. Knights)三個人出席會議。他們於是組織起來,選希耳為會長、奈茲為副會長、尼克森擔任書記兼會計。他們為此會之名稱考慮良久,經過跪下特別祈禱求神啟示後,奈茲站起時宣稱:「我們應稱為基甸會。」他於是誦讀士師記第六、七兩章,並宣稱他之所以選擇「基甸」這名字的緣由。

    基甸是一個完全遵照上帝旨意行事的人,而不顧及自己對計劃或結果的看法。謙卑、信心和順服,構成他偉大的品格;這亦是基甸會希望在每一會員身上樹立的品格標準,就是每個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途徑,都應遵照聖靈的指引,行出上帝的旨意。    

在旅館為主作見證

    由於初期的基甸會會員們幾乎全部是旅行商人,故首先考慮到的問題,自然是會員們如何在時常住宿的旅館中更有效地為主作見證。有人建議在每一家旅社的櫃台處放置一本聖經,讓客人隨時可以借閱;他們認為,當基甸會員離去後,這本聖經仍能留在這些旅社中繼續默默地作見證。

    1907年10月19日在芝加哥舉行的理事會會議,慎重考慮了這項建議;一位理事甚至更進一步地建議基甸會在美國各旅館的每一房間中各放置一本聖經,他補充說:「在我看來,這不但是會激勵一般會員的活動,而且將是一種極為良好、並符合基甸會神聖使命的活動。」此項計劃於1908年在肯塔基州路易士維爾舉行的會員大會中被接納。

教會伸出的宣教膀臂

    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就是教會方面奉獻金錢支持基甸會事工,是由一位牧師發起的。1908年路易士維爾年會閉會後兩個月,在愛阿華州西大拉匹茲市舉行全州會員大會,美國總會總幹事法蘭克加力克(Frank Garlick)從芝加哥前來赴會。他與摩耳先生(A.B.T.Moore)參加了一次傳道人聯合會的集會,他們的節目過後,加力克弟兄受邀向與會的牧師們介紹基甸會的事工,他提及亟待實施的贈經計劃;他十分鐘的談話結束後,摩耳先生所屬教會的牧師勃克合耳他博士(Dr.E.R.Burkhalter),(第一長老教會的牧師)起立提出臨時動議:「讓基甸會聖經得以放置在各地每一家旅館中,而經費由傳道人聯合會負責。」此動議經在場的牧師一致通過,並委派專案委員會按各地教會的財力分配其應負擔的金額。

    從此,基甸會的事工就被視為教會之一隻「伸出的宣教膀臂」,教會也就這樣開始在經濟方面支持聖經贈置的事工。基甸會為此讚美上帝,因為祂彰顯祂的計劃,讓地方教會和基督徒們供應所需之款項。

國際基甸會歷史大事紀

2014

推出基甸卡計畫

2016

推出基甸會聖經 APP

2022

贈經累計數量超過 25 億本

中華民國基甸總會歷史


    自1956年在台北成立基甸會的第一個支會,到現在已經有60多年,歷任17位理事長的領導:張靜愚弟兄、韓時俊弟兄、吳嵩慶弟兄、陳中一弟兄、謝膺毅弟兄、黃麗川弟兄、簡鴻基弟兄、陳定川弟兄、賀師恆弟兄、楊吉本弟兄、陳定吉弟兄、陸振國弟兄、周神彬弟兄、劉瑞河弟兄、吳錤弟兄、陳建信弟兄、吳銘達弟兄曾明國弟兄,現任為許書毓弟兄。並有6位負責的總幹事:石彼得弟兄、韓時俊弟兄、向傳業弟兄、劉震中弟兄,2005年起總幹事更名為執行長,歷任執行長為陳重光與黃惟饒弟兄,2022年7月起黃明哲弟兄接任執行長一職。基甸事工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八個階段。

 初創時期

    從1956年到1960年,這期間先後成立台北、台南、高雄、台中,4個支會及中華民國總會,會員有62人,分送的聖經有12,000多本。

 萌芽時期

    從1960年到1967年,由4個支會發展到12個支會,會員增到178位弟兄,38位姊妹,分送聖經達33,000多本,這期間,總會聘有一位負責的總幹事,石彼得弟兄。

 茁壯時期

    從1967年到1977年,在這十年期間,韓時俊長老擔任總幹事,負責專一,會務逐年擴展,由12個支會擴展到35個支會,遍及全省,連金門、馬祖、澎湖,都各有一個支會。會員增加到560位弟兄,376位姊妹,分送的聖經達1,400,000多本,累積歷年來本會會員和教會的聖經奉獻達新台幣3,880,000餘元。

    韓時俊總幹事於1977年達到76歲的高齡退休,退休的第二年被主接去,他人生的最後十年為基甸會的事工真可說鞠躬盡瘁;正如保羅所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整建時期

    任何團體在大步迅速的推展以後,總要接著有一個整頓內部,使之生根、鞏固基礎的時期,所以在1977年吳嵩慶弟兄擔任理事長的時候,他領導擬訂了一項基甸事工十年計劃,藉以推動基甸會在台灣的全般工作,使根基更加穩固。

  自立時期

    國際性的團體在開始時均接受國際總會在經濟上的支援,自民國76年第廿八屆理事會審慎討論,以五年之內培育本會成為完全自給自足的基甸會會員國,作為新的標竿,在陳定川弟兄擔任理事長時,提前在1989年實施「全國五年事工計劃」,終於在全體會員群策群力的參與「信心奉獻」,在1993年達到目標,並成為亞洲地區唯一經費自給自足的國家總會。

  擴展時期

    從1992年開始,神為基甸會開了學校贈經的門。我們改變了學校贈經的模式,從原來在校門口贈送,到積極的進入校園內週會演講贈經。過去13年(到2004年中),透過140位基督徒來自大學校長、教授、企業家擔任講員,在全省國中、高中的週會演講,並介紹聖經,將全世界最暢銷的一本書「聖經」贈送給青年學子,幫助他們從認識自我中找人生的新生命。我們設立「傳遍是目標,遍傳是責任」的方針,努力在大都市、外島、偏遠地區與山地地區爭取進入校園傳福音的機會。

    感謝主!13年間共進入1,100所國中、高中(占全國90%),演講近4,000場,讓許多青年學子得到幫助。

  參與國際事工時期

    從1993年開始,經由弟兄姊妹的努力,本會在聖經經費與行政經費已開始自給自足,在2002年開始對國際奉獻150萬元新台幣(4.5萬元美金)給國際總會。本會在2001年7月21日,第102屆國際年會中,被國際執委會接納成為全世界第11個自給自足會員國。在2002年7月推薦第一位國際觀察理事陳定川弟兄,於2004年105屆國際年會中正式被選為國際理事,參與國際理事會,協助推動國際事工。在2004年5月當時的副理事長劉瑞河弟兄,為我國第一位參與國際擴大贈經的人員,前往尚比亞。2005年劉震中執行長被國際總會挑選為亞太區(全世界第七區)的執行長負責亞太地區32個國家的基甸事工。自2007年開始由周神彬弟兄繼任國際理事。

「同一異象」時期

    自2005年開始的「2020異象」,將國際基甸會的事工規模擴大到一個地步,然而快速擴展下來也需要調整步伐。因此在2018年十月國際理事長大衛馬丁(Mr. David Martin)弟兄親自宣布新一階段的觀念與做法,並在2019年的國際年會中宣布新階段的異象為「同一異象」(One Vision)。

    同一異象強調聯合事奉、個人見證、贈送聖經三大方向應該同時並進,並且以肩並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作為一切事工的共同方向。我國也全力投入配合推動 ,願一切榮耀歸與天上的父神。

中華民國總會歷史大事紀

1956

1956 台北成立
基甸會的第一個支會

1960

0815 開招成立總會會議,由張靜愚理事長主持

0922 中華民國總會成立,總會位於台北

1967

由石彼得弟兄擔任總幹事 

1977
|
1978

1978 由向傳業弟兄擔任總幹事

由韓時俊弟兄擔任總幹事

1982
總會搬遷至台中市
1989
|
1990

1990 由劉震中弟兄擔任總幹事

陳定川理事長增加「信心奉獻」

1992

開始進入學校演講贈經

1993
|
1999

1993 成為亞洲唯一經費
自給自足的家家總會

1995 楊吉本理事長代表總會贈送聖經給李登輝總統
1999 100屆國際年會,我國140位代表參與

2000

全國贈經歷年累計數量
超過 1000 萬本

2001

開始進入軍警演講贈經

102 屆國際年會,被接內為自給自足的國家
第一次奉獻給國際總會, 支持全世界印製聖經經費 

2004

我國第一次參與國際擴大贈經,由劉瑞河副理事長代表

105 屆國際年會,陳定川弟兄正是受選為國際理事

2005

推動 「2020異象」

由陳重光弟兄擔任執行長

2011

由黃惟饒弟兄擔任執行長

2016

執委會成員代表總會贈送聖經給馬英九總統

2019

陳鄭彥財務理事代表總會贈送聖經給蔡英文總統

推動 「同一異象」

2020

全國贈經歷年累計數量
超過 2000 萬本

2022

由黃明哲弟兄擔任執行長

事工統計資料

全世界基甸會

創立日期1899年於美國

會員國數:199國

支會數:12,252支會

姊妹支會數:10,747支會

弟兄會員數:151,101人

姊妹會員數:94,320人

聖經奉獻:USD$ 96,299,654元

贈送聖經:67,473,650本

贈送聖經歷年累計:2,682,308,196本

(統計至2024年5月31日止)

中華民國總會

創立日期1956年於台北

支會數:66支會

姊妹支會數:62支會

弟兄會員數:1,577人

姊妹會員數:1,085人

聖經奉獻:NTD$ 23,756,516元

贈送聖經:310,818本

贈送聖經歷年累計:20,974,142本

(統計至2024年5月31日止)

「 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馬可福音 4:14